-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启动
2月23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正式启动煤炭现货交易运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是我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是集煤炭交易、货款结算、融资服务、运输仓储、物流配送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煤炭商品高端现货交易平台。
交易中心将为煤炭产运需各企业带来规范交易行为、实现价格发现、控制风险等多项便利。运营启动后,大量国内外煤炭生产、消费企业和经营商进入中心进行交易,并定期向国内、国际市场发布市场信息,有望促进国际煤炭市场“中国价格”的出现。
-
上海化工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上海化学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同意上海化工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复函明确,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仍为29.4平方千米。
-
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甲醇贸易市场
3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甲醇分会首届理事会上获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甲醇贸易中心。2011年我国甲醇贸易额达到458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国内贸易额达到324.5亿元,同比增长30.1%,占总贸易额的70.8%;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33.9亿元,同比增长36.3%,占总贸易额的29.2%。
-
页岩气重塑全球乙烯市场
原油价格相对天然气价格的显著溢价令北美地区乙烷制乙烯装置的经济性再次突显。目前,油气公司和石化公司正加大北美市场的投资力度以充分享受低成本天然气和天然气凝析液(NGL)原料所带来的益处。美国休斯敦召开的IHS全球石化大会上,与会代表形成共识:北美页岩开发将影响未来5~10年全球乙烯及下游衍生物的投资格局。
页岩气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令北美地区成为全球石化低成本生产基地之一。其一,与石油相比,天然气再次成为低成本的热值来源。其二,天然气产量的显著增加令天然气凝析液同步增长,从而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乙烷,需要更多的乙烯产能来消耗过剩的乙烷。
受北美地区新建乙烷裂解装置的刺激,到2016年全球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将占到全球乙烯产能的35%。这些新增产能的影响将在2017~2018年显现。同时,乙烷裂解装置产能的增加还将对其他产品市场产生影响,尤其是丙烯和丁二烯。
-
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化工生产国
6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我国化工总产值达到6.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包括石油开发、提炼和相关设备制造业在内的整个石化工业的总产值达到11.2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为“十二五”开了一个好头。该联合会预计2012年的增幅也在20%至25%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内需的扩大。对于我国国内和世界化工及相关行业来说,我国市场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在化工行业,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
-
工信部: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新建配套尿素的合成氨
6月1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合成氨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意见,截止日期为今年6月30日。《准入条件》规定,各合成氨主产省要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合成氨行业发展规划,原则上三年内不再新建配套尿素的合成氨装置。各类保护区内不得新建合成氨生产装置。新建项目必须建设在省(区、市)规划的化工园区或集聚区。同时,新建合成氨生产装置,单系列生产规模应不低于600吨/日(综合利用和联产项目除外)。以煤为原料配套尿素的新建合成氨装置应采用连续气化工艺。
《准入条件》特别强调,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合成氨建设项目,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电力供应部门依法停止供电。合成氨建设项目应在投产十二个月内达到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
-
工信部发文整顿氟化氢产业资源
6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氟化氢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是继去年3月9日发布的《氟化氢行业准入条件》后又一行业管理文件。该政策的出台为了规范行业发展、限制企业产能不断扩张。长久来看,政策的出台可对行业起整顿作用。
-
全球乙烯衍生物需求量6年将增30%
日本经济贸易和产业省(METI)近日发布报告预测,到2016年全球乙烯衍生物需求量将达1.575亿吨,比2010年的1.209亿吨增长30.4%,期间,乙烯衍生物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5%。
报告指出,受中国和印度强劲的需求带动,亚洲乙烯衍生物总需求量预计将从2010年的5210万吨增加至2016年的7310万吨,年均增长率5.8%。其中,印度国内乙烯衍生物需求量预计从2010年的600万吨增加至2016年的1130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11.2%。中国乙烯衍生物总需求量预计由2010年的2810万吨增加至2016年的416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6.8%。
日本经济贸易和产业省(METI)预测报告同时指出,根据世界各国石化工业发展情况,全球乙烯衍生物产量将从2010年的1.227亿吨增加到2016年的1.548亿吨。亚洲2016年乙烯衍生物产量预计将由2010的4330万吨增长至5970万吨。
与此同时,全球乙烯衍生物的生产能力预计从2010年12月的1.461亿吨增加至2016年的1.691亿吨,年均增速为2.5%。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从2010年的1.449亿吨逐渐增长至2016年的1.732亿吨,平均年增速为3%。
-
苯酚供应首现产能过剩风险
近几年,我国市场对苯酚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2010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40万吨,比上年增长16.7%;2011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60万吨,增长12.1%。由于国产苯酚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我国进口量增长很快。2009年我国进口苯酚达56万吨,2010年进口量为63万吨,2011年进口量为76万吨。由于市场需求大,国内苯酚的装置一般都是120%负荷开车。
当前,受欧债危机蔓延、国内经济增长减缓等利空因素影响,国内建筑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等终端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导致酚醛树脂、减水剂、聚碳酸酯和双酚A下游行业需求锐减,市场购买能力明显下降,苯酚市场成交量稀少。
2013年初步预计新增产能182.75万t/a,苯酚总产能有望达到290.85万吨,产量预计达到340万吨左右。2013年我国苯酚消费量将达到198.8万吨,将由酚酮进口国逐步转化为出口国。2013~2015年,由于全球苯酚生产能力增长很快,近年来已出现过剩情况,且新建、扩建装置几乎都集中在亚洲地区,新增的产品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我国市场,苯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苯酚生产主要采用异丙苯法,丙酮是苯酚的副产品,每生产1吨苯酚会产生约0.6吨丙酮。酚酮装置是按照苯酚的需求来建设扩产的,苯酚装置扩建,丙酮也相应被动地扩大了产能。由于国内苯酚发展速度高于丙酮,国内外酚酮装置不断扩产,导致丙酮供应严重过剩,将使酚强酮弱格局进一步加剧。
-
首个全国性煤化工行业组织在京成立
6月29日,首个全国性煤化工行业组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据了解,专委会成立后将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煤化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和热点等重大问题研究;协调和推动煤化工规划和产业政策落实,重点做好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大型煤制甲醇及二甲醚、百万吨煤制油等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服务工作;组织对行业内重大项目进行论证和评估,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及时反映行业发展问题和企业诉求,维护成员合法权益。
-
烧碱:以碱补氯强势不改
近年来,我国烧碱行业规模继续呈增长走势,但生产、运营模式的简单复制,导致了行业在高速增长过后,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品产能结构性过剩等一系列问题。进入“十二五”时期,政策、市场等因素将引导氯碱行业逐步摆脱单纯以追求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增长方式,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增长质量” 为核心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今年上半年,我国烧碱市场价格一路上行,已赶超历史同期最高峰,烧碱成为氯碱企业的主要盈利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如若以PVC为主的氯产品市场仍无好转迹象,国内烧碱市场多将延续上半年的强势行情,即使价格出现波动,预计多属于暂时性调整。
支撑烧碱行情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几方面:① 开工不足供应紧张;② 新增产能释放延迟;③ 出口市场持续向稳。
下半年烧碱市场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可能导致市场波动。
下游需求将有所减弱。烧碱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氧化铝、造纸、印染、化纤、农药等领域。此外,下半年美国计划有烧碱新扩产项目投产,韩国的LG化学今年底也会有27.5万干吨的新增产能投产,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
-
四大因素致硫酸铵价格暴跌
2012年硫酸铵市场低迷走势和去年高涨走势形成鲜明反差。2011年硫酸铵价格在6月份以后一路上涨,8~10月份涨至年内高点;2012年则是5月份后一路下跌,7月份后更是出现暴跌。据分析,近期硫酸铵价格暴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化肥需求下降 硫酸铵在我国主要有三大需求,一是化肥需求,即复合肥厂家用硫酸铵作原料,二是稀土需求,三是出口。5月下旬后,复合肥市场开始走弱,企业开工率降低,对硫酸铵的需求量也出现下降,适逢当时硫酸铵的另外两大需求——稀土和出口也比较平淡,市场整体需求不足,造成硫酸铵价格的快速下跌。
——尿素跌价带动 5月下旬后,尿素价格大幅下跌,拉低了硫酸铵价格。
——国际价格下跌 我国对硫酸铵实行零关税。5月份以来,国际硫酸铵价格大幅下跌,到7月中旬时,黑海地区己内酰胺硫酸铵离岸价跌至180~190美元,东南亚地区硫酸铵到岸价240~245美元,基本上跌至年初时的价格水平。
——稀土需求乏力 今年随着国家对稀土整治力度的加大,对私采稀土现象狠狠打击,稀土对硫酸铵需求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后,目前硫酸铵价格已开始止跌企稳,继续下跌特别是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
张家港液体化工指数发布
8月28日,张家港液体化工指数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国内液体化工行业首次推出的行业指数,将对液体化工市场与液体化工行业发展状态进行动态监测与科学测评,成为我国液体化工现货价格的晴雨表及市场行情走势的风向标。江苏化工品交易所成为我国液体化工指数发布基地。
-
绿色增塑剂迎来扩产潮
随着各国禁令的出台,曾经主导增塑剂市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遭到“严打”,绿色环保型的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扩产潮正在到来。近来,国际绿色增塑剂生厂商纷纷宣布了扩产计划,以抢占市场。
过去五年,全球增塑剂消费量从610万吨/年增加至670万吨/年,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消费占全球增塑剂消费的比例保持相对平稳,仅从11%小幅增至12%。预计未来10年,全球非邻苯二甲酸酯市场需求将强劲增长。
-
轮胎:预期向好投资潮起
2012年上半年轮胎形势不佳,销售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利润大幅度降低,库存始终居高不下。但下半年,深陷利润、销量双低困境的中国轮胎业将迎来转机。
市场回暖产销两旺:
下半年,我国轮胎销售将随着运行环境向好而逐渐向好。一是轮胎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等价格大幅下降。二是我国实行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三是9月后美国对我国乘用胎3年特别关税期满。四是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预示我国金融进入降息通道。
7月后,传统运输旺季的到来将促进轮胎销售转旺,但各种轮胎销售增长幅度有所不同,工程胎尤其是工程巨胎销售形势最好。
下半年,我国轮胎企业生产形势也将有改观。一是橡胶价格大幅下降提高生产积极性;二是市场需求增加驱动生产增长;三是轮胎企业尤其是国有轮胎企业要完成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必须在下半年弥补上半年生产不足。
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受主要原材料橡胶等价格大幅下降影响,轮胎价格在第二季度已形成拐点,下半年价格将逐渐走低。
利息降低投资潮起:
行业运行环境向好将增加轮胎投资信心,利润增长及利息降低都有利于轮胎投资,这可能带动我国轮胎又一轮投资小高潮。
-
PVC:供需失衡处境艰难
2012年上半年,国内聚氯乙烯(PVC)市场的典型特征为阴跌震荡。1~5月份,我国PVC累计产量虽然实现了561.5万吨,同比增长6.9%,行业整体开工率依然在60%上下徘徊。目前,液氯及衍生的PVC等多种氯产品在全线长期亏损后,碱氯平衡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
面对严峻的经济运行环境和行业内自身存在的供需矛盾,今年PVC市场走势应从多个方面予以关注:
——大项目产能释放存变数 按照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本年度国内PVC行业扩能将在498万吨,上半年预计投入运行的装置能力在284万吨。但半年过去,国内实际新增能力为92万吨,同步宣布退出的能力为50万吨,净增42万吨。下半年,由于受市场不景气和企业资金到位情况不理想等原因,不排除原计划在2012年内建成的项目向后延迟。
——原料充裕价格易降难升 上半年国内电石行业一方面承受着高电价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诸多小电石炉被淘汰,供应量并不充裕。但下半年,有统计显示,西北地区将自三季度开始有新建电石企业投产,因此电石供应不至于出现紧缺。
——下游需求难见刚性支撑 2012年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限购并未有实质性的放松。此外,今年的塑料制品出口尤其清淡,对PVC用量也难起到有力支撑。
——进出口贸易挑战重重 由于外盘乙烯及乙烯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走跌,未来东南亚和欧洲等地未涉及反倾销的国家和企业对华PVC出口可能增加,并且一旦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进入,将对国内PVC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下半年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国PVC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着实不易。
——碱氯平衡制约装置开工 在可观利润的驱使下,氯碱企业会尽可能地保证烧碱装置的开工,但相应产出的氯气资源,转化成PVC等氯产品难脱亏损,作为商品液氯也不好销售,甚至附送都难。下半年,氯碱企业综合算账取其利润最大化或避其亏损最小化的情况还将延续。
——政策调整需高度关注 PVC行业是和房地产、金融等多领域紧密联系的行业之一,因此下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将对PVC行业产生很大影响。
-
丙烯酸及酯市场过剩已成定局
据咨询公司英国泰可荣分析,中国丙烯酸市场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截至2011年底,国内有11家丙烯酸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吨,今年中国粗丙烯酸的生产能力可望增长24%,达到183万吨,丙烯酸酯产量可望增加31%,达到197万吨。随着中国大量丙烯酸及酯产能集中投产,2012年年底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粗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生产国,并由丙烯酸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将显著影响亚洲市场供应格局,甚至改变欧洲、北美和南美市场供应格局。
9月29日,日本触媒储罐事故爆炸,国内丙烯酸价格持续上涨,工厂利润增加明显,一度扭转上半年的亏损局面。由于国内丙烯酸及酯市场过剩,11月丙烯酸烯酸价格大幅下跌。
近年来,中国丙烯酸市场需求持续以10%的年平均增速增长,需求量将由2011年的110万吨增加至今年的130万吨,主要受高吸水性树脂、水处理剂、涂料黏合剂以及纺织品需求增长推动。据预计,今后几年,仍是丙烯酸及酯装置建设的高峰期。而下游新扩建速度远远落后于上游,可能出现过剩局面。
-
海关总署出台16项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10月1日起,全国海关将停止收取进出口货物纸质报关单证明联(进口付汇用、出口收汇用)和出口报关单退税联打印费、报关单条码费和海关监管手续费。此外,海关还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办理取消ATA单证册调整费和货物行李物品保管费两个收费项目的工作进程。9月28日,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海关总署出台了包括减少进出口环节收费、简化手续、优化服务等内容在内的16项措施。
-
三成载重胎达不到欧盟最低要求
从11月起,欧盟新的标签指令2009/1222/EC正式生效;从欧洲标签法所具体涉及范围来看,几乎涵盖所有轮胎,强制对不符合标准的轮胎禁止进口和销售。标签法实施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2012年、2015年和2018年。欧盟标签法的实施,对于国内轮胎乃至橡胶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国内约30%的载重胎还达不到欧盟第一阶段滚动阻力的最低要求,70%达不到欧盟第二阶段滚动阻力的最低要求;而轿车胎滚动阻力多为E、F级,大部分暂时可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最低要求。总之,国内绝大多数的轮胎生产企业目前生产的半钢胎基本可以达到欧盟轮胎标签法第一阶段的要求,而第二阶段实施的时间是2015年,在2015年之前的工作是轮胎企业通过小样、中样实验以达到欧盟标签法中滚动阻力B级的要求。
-
《中国能源政策评论2012》在京正式发布
11月中旬,由我国能源研究会编写的《中国能源政策评论2012》在北京正式发布。
专家指出,应该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我国能源价格体系中的作用。
这份约38万字的报告对近期能源管理部门出台的资源管理、能源价格、能源投资、能源节约等8个方面的能源政策进行了分类梳理总结,并对政策效果作了评估和建议。
-
中国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启动
11月29日,为增强我国燃料油企业的国际谈判能力,降低国际交易成本,中国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在北京石油交易所启动。
北油所启动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对加快完善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体系,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十大节能技术将在业内重点推广
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五批)》。目录包括49项节能技术,其中有10项技术适用于石化行业。包括: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风水匹配强化换热技术、高效复合型蒸发式冷却(凝)器技术、溶剂萃取法精制工业磷酸技术、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技术、混合动力交流传动调车机车技术、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蒸汽系统运行优化与节能技术、气凝胶超级绝热材料保温节能技术、金属涂装前常温锆化处理节能技术、墙体用超薄绝热保温板技术。